在《封神演义》这部神话故事中炒股配资论坛大全,描述了武王伐纣时,众多神仙的助力,甚至在危险重重的红沙阵中献祭后都能复活,令人感受到浓厚的奇幻色彩。然而,历史中的武王伐纣到底是怎样的呢?
商朝,持续了五百多年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盛世。它的疆域覆盖从今天的辽宁到湖北,西至陕西,东到沿海,面积广阔,国力雄厚。如此强大的王朝,为什么会被一个兵力、财力远不如它的附属国——周国推翻呢?
公元前1046年,周武王姬发带领大军在今天的洛阳市孟津区黄河古渡口集结。士兵们身穿铠甲,手持长矛,密集得几乎遮天蔽日。武王姬发左手握着象征军队指挥权的黄钺,右手拿着旄尾仗,身旁是姜太公和周公旦的护卫。他站在土台上,清了清嗓子,面向全体士兵,激昂地说道:
展开剩余76%“纣王只听信妇人的谗言,甚至废弃了祖先的祭祀。他不任用自己的王族兄弟,却让逃亡的奴隶担任重要职务,这些人扰乱了商国的秩序。今天,我姬发要为天命执行惩罚,战士们,勇敢向前!”
这段话后来被记录在《尚书》中的《牧誓》篇。武王的一番誓言鼓舞了士气,周军士气如虹,迅速进军朝歌。武王亲率300辆战车、3000名精锐武士和45000名士兵,气吞山河,势如破竹,很快便攻至距离朝歌70里外的牧野。尽管纣王的军队号称有70万大军,但周军迅速占领上风。年迈的姜太公也亲自带领战车方阵,担任前锋。令人惊讶的是,尽管纣王的军队人数远超周军,但当战斗打响不久后,许多士兵竟然倒戈投降。所谓的70万大军瞬间土崩瓦解。纣王见大势已去,逃回朝歌,将宫中的珍宝搬到鹿台后,选择自焚自尽。就这样,商朝灭亡,史称“牧野之战”。
这个过程在史书中有记载,但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。武王提到的三条罪状:一是废弃祖宗祭祀;二是排斥王族兄弟;三是任用逃亡奴隶担任高职。这些指控是真实的,还是武王为了为自己打响名号而找借口呢?
考古学者在河南安阳的商王陵发现了一座大墓,其中有61具无头尸体,排列整齐,这是商朝祭祀制度的铁证。在商朝时期,活人祭祀十分普遍,死者葬后,后代为了祈求祖先庇佑,会用活人来祭祀,而且这些祭品多是被斩首的。
根据甲骨文的记载,商朝的祭祀人数达到14000多人,武丁时期尤为显著。据甲骨文记载,商王武丁就使用过9021名祭品,这些数字不包括未详细记录的卜辞。许多人认为,纣王废除了活人祭祀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根据甲骨文的卜辞,纣王和他父亲执政时,使用的祭祀人数相对较少,约为104人,虽然有所减少,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人祭祀。
那么,纣王究竟废除了什么呢?根据史书的记载,纣王推行了一种更为严格的周祭制度,专门祭祀商王的祖先。此前,商朝祭祀的范围较广,甚至包括神灵和其他贵族的祖先。但纣王的改革严格限定了祭祀对象,仅限于商王的直系祖先,剥夺了其他贵族的祭祀权。此举引发了贵族的不满,因为在那个重视祭祀的年代,祭祀权的剥夺等于削弱了他们的影响力,触动了他们的根本利益。
除了祭祀改革,纣王还在用人上实施变革,他不听贵族的建议,而是提拔了大量外来小臣。这些小臣,通常是外族、罪犯或逃亡者,因为他们身无长物,只能听命于王权,而对权力依赖极深。这些改革使得传统贵族对纣王心生不满,渐渐疏远他。
最终,在牧野之战中,商朝的主力部队远征东夷,剩下的只是大量奴隶和战俘,这些人在周国军队的攻势下纷纷倒戈。800诸侯也在周武王的号召下选择支持他。换句话说,周武王不仅代表了新兴势力,也得到了旧贵族的支持。商纣王的改革,虽有其积极意义,但却未能稳住贵族的支持,从而为周武王推翻商朝打开了机会。
因此,商朝的灭亡并非单纯因为纣王的暴政。其实,商纣王的改革本身是为了实现中央集权炒股配资论坛大全,但他未能充分考虑到贵族的利益,导致他们的反感与离心。周武王借机挑起了这场变革的反抗,最终推翻了商朝的统治。历史的真相往往并非神话故事中的简单善恶对立,而是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权力博弈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